【社会实践】同心筑梦西藏行:勋章下的坚守与交融——斯朗的军旅民族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作者:丁增曲珍 审核:陈熙 发布:杨倩 浏览次数:10

   7月22日,太阳集团网址8722同心筑梦实践队采访到自60年代起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兵斯朗老先生。
  斯朗作为60年代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,从60年代起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哨兵部队、武警部队、消防部队服役,之后转入地方公安系统工作。在过往岁月中,无论是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,还是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,均能出色完成,得到上级好评。
  与斯朗老先生的交谈中,其对职业的坚守、认真负责的态度及谦逊低调的为人令人印象深刻。斯朗老先生结合自身经历,告诫实践队员无论做何事都要学会坚持。他自小怀揣从军报国梦,20岁如愿入伍,几十年间,无论环境多么艰苦、任务多么繁重,从未萌生过放弃的念头。这份坚持让他收获了如今的荣耀,而无数如他般戍边军人的坚守,也为国家的安详和平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  回忆往事时,斯朗老先生翻出过往照片,其肩头代表军人荣耀的勋章才得以展现。面对这些勋章,他未多做阐释,转而讲述起与不同民族战友朝夕相处的岁月。
  斯朗老先生提及,部队里各民族同志相处十分融洽,他的战友中包含蒙古族、维吾尔族、回族、藏族等多个民族的同胞。他回忆道:“部队是个大家庭,各民族战友相处的日子里,民族团结的温暖与力量处处彰显。救灾时,彝族战友阿侯拉擅长山地攀爬,带着汉族、藏族战友在摇摇欲坠的房屋间穿梭救人;回族战友马小龙主动挑起后勤保障重担,细心照料有饮食禁忌的战友,确保大家都能吃上热乎饭。休息时,阿侯拉教大家说彝族谚语,马小龙讲回族古尔邦节习俗,汉族战友分享家乡故事,笑声在救灾现场临时帐篷里回荡。”
  在那些时刻,没人在意民族差异,只觉彼此是生死与共的兄弟,战友们早已把“民族”二字融入“战友”这一更为厚重的身份里。训练场上、执行任务途中,大家目标一致——守护国家、完成使命;生活里,一句关心、一次援手,满是跨越民族的真情。这让斯朗老先生深刻领悟,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不是抽象概念,它藏在战友递来的压缩饼干里,藏在互相整理装具的协作中,藏在并肩抗难时那句“有我在”的担当里。这份共同奋斗凝聚的情谊,胜过千言万语,更能筑牢人心。
  此次实践交谈中,斯朗老先生以亲身经历让实践队员明白,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空泛口号,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行动中。同时也让队员们懂得,应如军人般坚守职责,深耕自身领域,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。

访谈 格桑亚卓摄